漁村的味道是什麼?喜歡嗎?
有點鮮、有點鹹飄散在空氣中;有點濕、有點黏隨風深沁空間。有人厭惡它的腐臭腥臊;但其鮮甜海味卻也是偏號者的此生惟一。所謂的漁村人家,就是這種風格吧!與一般文書鼎盛的二鹿風華印象大相逕庭。
1992年是黃媽慶木雕生涯重要的分水嶺。黃媽慶不以熟練的匠師手藝自滿,他開始積極參展,為了將純熟的手藝融入美學概念,拓展更寬大的創作空間,他加入由畫家蔡滄龍所創設的「半線天畫會」,聆聽來自各方品評的見解,而參加畫會後也帶給他許多美學觀念,讓他在作品的表現更上層樓。眼界日漸開拓的同時,也探索獨樹一幟的走向,深思後決意取材於熟悉的鄉土生活,將木雕藝術根植自然,走自己的路。
2011年
「傳心傳薪_黃媽慶周甲木雕巡迴展」
點閱「傳心傳薪_黃媽慶周甲木雕巡迴展」PDF
黃媽慶出生於鹿港,師承知名傳統木雕家王錦宜先生,作品是充滿了對生命的關懷,並賦予木雕的生命力,近年來獲邀在國內外舉辦過無數次的個展及聯展。黃大師延覽書冊、推敲技法,數十年來始終如一,全心投入木雕工藝,多方觀摩各項展覽。有感於文化應著眼於生活,藝術創作自不能於外,逐道以傳統技法為根基,師法大自然,將自然景物轉化於木雕創作。
2008年
國立歷史博物館「生命之歌_黃媽慶木雕展」
臺灣木雕藝術自鄭成功啟臺以來,與大陸閩、粵來臺漢人的墾民性格、社會組織、宗教信仰習俗息息相關,漢人帶來漳、泉、潮、汕一帶生活文化內涵與藝術風格,結合臺灣本地自然與人文環境,逐漸發展成臺灣木雕藝術的特色。
人文傳承系列是媽慶有感工業文明及新價值觀使老建築喪失過往風華及功能,他想藉著藝術創作喚醒國人對文化資產保護的重視,如以樟木刻成的〈大雅齋山牆〉及〈幽雅〉,後者運用樟木紋表現老建築屋瓦的滄桑年齡,駐足屋脊上的麻雀似乎正唱著呼喚古老記憶的歌謠。
1995年黃媽慶榮獲高雄市第十二屆美展第一名,作品由高雄美術館典藏。同年又獲得台南市第一屆美展鳳凰獎,第五十屆全省美展大會獎,作品由省立美術館典藏。